首页 > 商业

云南牟定:用司法力量守护非遗瑰宝_全球快播报

来源:云南网 发表时间:2023-06-20 07:42:43
分享到


(资料图)

近日,“牟定县人民法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联络点”在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文化馆非遗展厅挂牌成立。

牟定县人民法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工作联络点开展法治宣传、法律咨询、纠纷化解为一体的驻点服务。牟定县人民法院法官定期进驻联络点,为非遗传承人、产业从业人员和企业解决实际问题,及时化解涉文化遗产保护矛盾纠纷,织密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司法保护的创新举措,合力守护牟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“根”与“魂”。

牟定县历史悠久、文化灿烂,素有“中国彝族左脚舞之乡”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“匠人之乡”“腐乳之乡”的美誉,以彝族左脚舞歌舞乐文化为重点的民族文化绚丽多彩。

近年来,牟定县坚持传承与保护并重的原则,创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工作,实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、协调发展的新局面。目前,牟定县有国家、省、州、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7项,建成县级非遗展厅1个、乡镇级非遗展厅7个、文化传习所5个,成立左脚舞协会1个,发展左脚舞表演队120支,队员20000余人。

以“保护为主、抢救第一、合理利用、传承发展”的非遗工作方针,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利用、继承与发展、经济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。积极引导彝族刺绣、彝族服饰、龙头四弦琴等民族民间手工艺品发展壮大,将石雕、土陶、铜铁器制作、腐乳制作、酿酒等与群众生产生活、文化需求密切相关的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保护,各项制作技艺在生产中得到传承发展,实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

借助农家乐、休闲山庄、乡村生态旅游等平台,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产品、服务和旅游项目,加快美丽乡村建设。对能够转化为文化产品、旅游商品的传统技艺等非遗代表性项目,进行合理开发利用,实行生产性保护。对有长远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的项目,重点加强扶持,打造民族文化品牌,推动非遗成果的转化利用。目前,牟定县民族传统节日“三月会”已成为云南省具有代表性的旅游产品,巧夺天工的彝族刺绣从民俗文化向产业化转变,成为滇中牟定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。

云南网通讯员 李炳均 周秀凤 刘洪亮 摄影报道

关键词:

保安全、拿资格、抠细节 冬运中心全面进入北京冬奥会临战状态

2021-12-16

人民财评:稳步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

2021-12-16

靠双手让日子变得更美好

2021-12-16

第一观察·瞬间 | 中俄元首视频会晤:相约北京见,携手向未来

2021-12-16

世卫组织: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270791973例

2021-12-16

他们为何奔向先行示范区——2021深圳全球招商大会透视

2021-12-16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海峡木材网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皖ICP备2022009963号-10   联系邮箱:396 029 142 @qq.com